福州有哪些小吃?福建十大名小吃推薦?
在福州話里不怎么講“吃”,講的是“食飯”、“食酒”、“食茶”。食是大事,小食點心這類東西自然也是歷史悠久,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福州有哪些小吃?福建十大名小吃推薦? 福州有
在福州話里不怎么講“吃”,講的是“食飯”、“食酒”、“食茶”。食是大事,小食點心這類東西自然也是歷史悠久,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福州有哪些小吃?福建十大名小吃推薦?
福州有哪些小吃?
1.魚 丸 是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。一般用鰻魚、馬鮫等魚肉搗成泥糊狀,調(diào)拌優(yōu)質薯粉為皮,用精肉、蝦仁等作餡,捏成丸子。煮熟后泡以美味高湯,加上蔥花,浮于湯面。它具有色澤潔白、質有彈性、肉餡香松、口味清爽等特點,素負盛名。
2.太平燕 燕皮是用精選豬后腿瘦肉,剔去肉筋和骨膜,切成細條,用木棰搗成肉泥,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,反復攪拌,不斷壓勻,初成硬坯,然后放在條板上,軋輾成薄片。敷上一薄層薯粉,折疊起來,略干為鮮燕皮。繼續(xù)晾干為干燕皮,一般包裝久貯一年不壞。包餡前,用刀切燕皮成約二寸左右方片,待用。餡選瘦豬肉和蝦米、荸薺、紫菜等共剁成醬,后加少許醬油、蔥白調(diào)味,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,表如石榴狀,蒸熟即成肉燕。福州人常將“扁肉燕”與去殼鴨蛋相配作菜肴,因福州話“蛋”叫“卵”,“鴨卵”音諧“壓亂”,
3、鍋邊糊 稱“鍋邊糊”或“鍋邊”。其主料為米漿,鍋湯燒開后,將米漿淋置鍋邊,稍干后用小鏟刮入鍋中,與雞鴨肝雜、蝦干、墨魚干、香菇、黃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湯合成。其特點是面薄而卷,湯清不糊,味美適口。舊時,福州南臺、下渡一帶百姓三月“迎大王”(土神)時,家家戶戶都做鍋邊糊。鍋邊糊至今仍為福州人習見并愛食的早點。由于鍋邊易熟,故福州俗語叫“鍋邊一煮就熟”。鍋邊糊也流傳到福州以外地區(qū),如莆田。
4.芋 泥 以檳榔芋煮熟搗爛加紅棗、櫻桃、瓜子仁、冬瓜糖、白糖、桂花和熟豬油等輔料制成。芋泥中的上品稱為“太極芋泥”和“八寶芋泥”。由于豬油蒙蓋,制成后貌似冷食,實則熱食。在酒宴上常在收席前做為甜點推出。福建東部沿海地區(qū)皆有做芋泥的習俗。其中尤以福州芋泥最為有名,是福州地區(qū)典型的甜食。閩東福鼎產(chǎn)的良種大檳榔芋制成的芋泥,質地細膩,堪稱一絕。
5.光 餅 又稱“征東餅”,其來歷有段掌故,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,率部追殲倭寇至福清牛田(今龍?zhí)?。為減少炊時,戚繼光布置各營以炭火烤灸用面粉做成的兩種圓餅。一種小而干燥;一種大而松軟,略帶甜味。兩者中間均打一小孔,用繩串背于身上,便于士兵攜帶作為臨時干糧。由于它隨處可充饑,增強了隊伍的機動性,為平倭立功。此后,為紀念戚公,福清及福州、閩清等地人民仿制這兩種圓餅,前者叫“光餅”,后者稱“征東餅”。后有人在光餅上添上芝麻,成了“芝麻光餅”,又叫“福清餅”。
6.線 面 采優(yōu)質面粉加鹽等輔助料精制而成,色澤潔白,線條細勻,質地柔潤,落湯不糊,香爽可口。食用方法有二:其一為高湯線面,即把線面放入沸水中煮一二分鐘,色變即撈起,加入事先煮好的佐料,如肉絲、煎蛋、香菇、黃花菜、青菜之類,再調(diào)以湯汁(肉湯、雞湯等)即可食用;
7.粿 主要是糯米磨成漿,經(jīng)過制作,依靠糖、花生、豆沙、油等佐料而成。時令和節(jié)俗不同,分為4大類。1、為圓形,內(nèi)有虛有實,油炸或流滾粉成,如油、抱滾。抱滾外面滾上拌好的豆粉、黑芝麻和糖,宜邊揉邊吃?!?、形扁圓,皮薄餡多,或蒸熟,或油炸,如糯米 、菜絲 、豆沙 。3、粿多三角、四角、菱形,以蒸為主,也可油炸,如芋粿、九重粿、粳米、白八粿、糖粿。4、糕多圓形或三角,松軟有彈性,以蒸為主,如盞糕、白發(fā)糕、荸薺糕。粿多是甜食的,也有花生粿、咸餡粿等是咸味的品種。
8.春卷 福州民間小吃。俗稱春餅,選用精粉煎成,皮薄似蟬翼,“餅可映字”,又輕又薄。餡選鮮嫩的豆芽,佐以韭菜、筍碎、肉絲、豆腐干片等,炒熟備卷。食時,選攤開薄餅,自取包餡,先卷一邊,兩頭覆緊,再卷成條狀,便可入口。如果,把春卷投入油鍋一炸,撈起便成油炸春卷,俗稱炸春。近年有“迷你春卷”上市,便是已制成春餅,購回油炸,尤為方便。
9.烰油 “烰”(音pu),福州方言,用大量的油炸食品稱為“烰”?!盁J油米時”色澤金黃油亮,皮餡分離、外香酥,內(nèi)甜軟。將糯米洗凈浸泡4-6小時后,磨制成水磨粉團。紅糖加水熬成糖漿,去渣待用。豆沙加入糖漿、精鹽,制成豆沙餡。糯米粉團加入糖漿,反復揉和制成坯。用坯包上豆沙餡,成為油生坯,面貼花生仁1粒即成。把生坯放入油鍋,用鐵勺輕輕翻動,等油皮亮膨脹似球形,色呈焦黃時,即可撈起瀝干油
10.蠣餅
“蠣餅”扁圓形,色黃、殼酥香,味道美,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點之一,風行數(shù)百年不衰。成品皮香酥,餡鮮美,色金黃。將大米、黃豆,分別用水浸3-4小時,摻水磨成濃漿,加入精鹽攪勻后待用。豬肉剁成肉餡,蔥切珠狀,用醬油調(diào)成餡料,牡蠣肉洗凈,瀝干。將特制鐵勺在油里加熱后,取半湯匙料漿倒入熱勺內(nèi),在米漿上放肉餡、牡蠣,再蓋上一湯匙米漿,放入油鍋,炸至餅面呈金黃色時撈出,瀝干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