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除了炸醬面,北京還有什么比較有特色的面食?
提起北京有特色的面食,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炸醬面,但是除了炸醬面,北京的特色面食還真不少,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北京除了炸醬面,北京還有什么比較有特色的面食?
北京除了炸醬面還有什么比較有特色的面食 1、打鹵面:估計除了炸醬面,北京人最愛吃的當屬打鹵面了。打鹵面做法多樣,用料有不同,所以口感當然也會不同。分“清鹵”“混鹵”2種,。兩者區(qū)別在于“混鹵”要起鍋煸炒調(diào)料和輔料,顏色較混。也有素鹵,是將鹵里的肉換成豆腐烹制。
2、饸饹面:饸饹(he le)面的做法和其他面有所區(qū)別,它是壓出來的??梢杂闷胀ò酌妫部梢杂檬w麥面、高粱面、玉米面等粗糧面。
3、揪片兒:北京人一般只吃抻(chēn)面和切面,揪片兒算屬于“異類”。抻面是將面搟勻稱后,用刀切,攢成一把,抻一下,再截去兩頭。切面則是將面搟成薄片后,折疊,再用刀切。揪片兒是將面和好,搟均勻,切成一寸左右寬的片,然后抻入鍋中,口感勁道。
4、羊肉汆(cuan)面:羊肉汆面算得上是地道的老北京家常菜,味道鮮美,且做法簡單。“汆”字形象的描述了這碗面的做法,即“入水”。將羊肉切片,加蔥、醬油、胡椒粉、鹽等腌制入味。開水下面,煮至9成熟把腌制好的羊肉片下入鍋中,等開鍋后即可盛出。 5、扁豆燜面:豆角、五花肉,帶湯汁的面條,做好的燜面撒上蒜末,澆上適量香醋和油潑辣子,也堪稱一絕! 6、爛肉面:在老舍先生的話劇《茶館》里面有這碗面,對于很多看過這個話劇的老北京人來講,應(yīng)該就不陌生了。因為爛肉面是大茶館特殊的食品,價錢便宜,做起來也方便。就是用各種肉的碎塊兒做面條的“澆頭”。牛羊肉、驢肉、狗肉等等都有,最開始的爛肉面做法沒有成塊的好肉,而是各種下腳料。
7、扁豆燜面:也是北京人夏天最愛的一道面食之一,尤其以前的時候北京老百姓家里都不算太富裕,一大家子人燜上一鍋扁豆燜面,既省事兒而且有主食有菜,就這么流傳下來的扁豆燜面即便在現(xiàn)在生活好了,也還是餐桌上常吃的面食呢。
8、糊餅:糊餅在我看來就是中式的披薩,和韭菜盒子啥的美食不同,這個糊餅是把韭菜雞蛋餡料直接放在餅上面,別看是一道看著很粗糙的主食,但是學問還不小呢,面一定要用玉米面,而且必須涼水和面,小火把活好的面下鍋,差不多成型了再鋪上餡料,出鍋了拿出來一切,趁熱吃特別香。
9、門釘肉餅:也是老北京有名的小吃之一了,要知道這可是曾經(jīng)讓慈禧太后贊不絕口的美食呢,門釘肉餅皮薄大餡,一咬一汪的油水,口感十足。如果覺得略顯油膩的話,搭配兩個小涼菜就棒棒噠。
10、炸咯吱:老北京小吃的炸物里,這大概是最好吃的一種了,只是能買到的地方太少了,純綠豆磨的面餅,中間加上調(diào)制好的肉餡,然后跟鍋里那么一炸,出鍋金黃,外焦里嫩的口感別提多好吃了,一個人就能干掉幾盤子,這種還是在家自己炸的好吃,外面飯館兒的面都有種粘膩感。
11、炒疙瘩:老北京特色炒面品種,大小均勻的小面疙瘩經(jīng)過炒制,色澤金黃誘人,再搭配黃瓜丁,胡蘿卜丁等配菜,顏色好看,吃起來好吃又勁道,吃之前澆點醋,就是越吃越香,怎么都吃不夠的感覺。
12、大懶龍:這種發(fā)面蒸出來的長條的卷肉美食承載了無數(shù)北京孩子從小吃到大的一種情懷,一層層的面卷著豐盈的肉餡,有牛肉的也有豬肉的,超級好吃就對了。